切实改善城镇中低收入人群住房条件,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逐步扩大保护范围,成为城镇化新助推器;稳定劳动力成为环卫、公交、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行业的“定心丸”……五年来,作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租房的建设和发展让数百万人实现了安居梦。随着“灌砖”和“灌头”的结合,公租房的保障网络越来越广。
每天在家看书看报,累了就下楼走走,和邻居聊聊天,这就是浙江温州78岁居民周国辉的舒适生活。在国外生活多年后回到温州,周国辉没有住房,生活贫困。2007年,周国辉作为一个低收入家庭,获得了——套公共租赁住房的资格,每月获得1125元的租金补贴。2017年,周国辉享受实物租赁政策,住在温州市鹿城区双屿街道欧普洋公租房小区。这套42平方米的一居室公寓干净实用。
从获得货币补贴到获得人身安全,周国辉受益于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已有13年。“我可以住在舒适的公租房社区,安享晚年。我衷心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他说。
五年来,公租房发展加快,公租房保障人数不断扩大。像周国辉这样的低收入、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城镇家庭,基本实现了保底保险。
得益于政策的不断完善,公租房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如果说‘十二五’时期公租房政策的一大亮点是‘巩固’,那么‘十三五’时期公租房发展的关键词就是‘同步发展’。”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余小芬描述了公租房政策的演变。
“合并”是指2014年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行运营,统称为公租房。这一举措促进了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的整体建设和统一分配,大大增加了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并举”是指实物保障和租金补贴相结合。2016年,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公租房货币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工作的指导意见》号文,要求加快建立实物保障和租赁补贴并重的公租房保障体系。
余小芬分析,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住房市场普遍面临实物供给不足的问题,政府应大规模增加住房实物供给,着力“补砖”。当大部分城市住房供应趋于充足时,国家应及时出台公租房货币补贴制度,引导各地转向“补砖”和“补头”并行。“货币化补贴的加入,可以弥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不足,增加居民住房的市场选择,有效盘活市场空置房,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市场机制有效运行。”余小芬说。
2019年,为进一步规范公租房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发展公租房的意见》,明确了两种保障模式的使用原则:对低收入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以及对特困人员分散供养的,可以以实物租金为主,租赁补贴为辅;对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可优先安排租金补贴,补充实物配租。
两者的安全系统
“下一步,要对环卫工人、公交司机等重点群体、重点行业困难职工提供精准保障,继续加大对新就业无房职工、农民工等住房困难人员的保障力度。同时,切实增加公共租赁住房实物供应,积极推进租赁补贴,满足多样化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高的施工质量,更准确、公平的分配。
生产的每面墙和地板上都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后可以识别项目名称、楼层号、数量、重量、生产单位等信息。外墙板为夹层结构,内层为20厘米厚的承重墙,中间层为保温层,最外层为6厘米厚的防火保护层.在北京,公租房的建材可以追溯,保证质量不低于商品房。
楼下有快递终端、公共会议室、共享图书馆。外出时有新鲜蔬菜直供点、24小时便利店、药店。周围建有小学、幼儿园、休闲广场和体育设施.重庆建设公共服务和文化体育基础设施。
公租房社区配套更完整。每层楼配备智能洗衣设备,通勤可通过移动互联网定制包车,出游可通过手机APP预约共享电动车……在上海,“互联网+”让公租房社区居民享受更智慧、更便利的生活。
5年来,努力建设布局合理、设计科学、质量可靠、配套完善的公租房是各地住房保障工作的重点。
“由于直接提供住房保障用地减少了土地出让金收益,以前,有的地方选择城市边远地区集中建设保障房,造成交通不便、配套滞后等问题。”虞晓芬表示,近几年中央政府通过加大资金补贴力度、保障用地指标等方式,建立起中央与地方协同参与的机制,完善要素保障的政策体系,有效提升了公租房建设的质量。
多元化筹集资金。“2017年,全国各级财政共筹集安居工程资金约784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约2488亿元。”虞晓芬说,此外,公租房建设项目单位等通过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社会融资方式筹集安居工程资金约21739亿元。
多渠道筹集房源。各地通过盘活存量闲置住房、在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公租房等手段拓宽房源。
建设环节提质,分配环节也在增效。从大厅“面对面”到网上“指尖对指尖”,从“十几个证明才能办”至“一证通办”,从“串联审批”到“并联审批”,“十三五”期间公租房申请更简便、审批更智能、分配更公平。
一些地方还通过数字手段实现更精准的配租,比如同步完善申请人档案信息采集,形成孤寡老人、有残疾人家庭、带子女家庭等各类电子画像,为精准分房提供信息支撑。
“能不能给我分个低楼层的房?”四川省德阳市城北社区肖尤武老人说,由于左小腿残疾,申请公租房后,他曾经委托社区工作人员向主管部门打招呼。“没想到工作人员让我放一万个心,不用打招呼,如今都是一对一精准配租。”去年终于住进了公租房的第一层,肖尤武老人的脸上笑开了花,“新家巴适!”
购买第三方服务,运营管理更规范更智能
建设、分配之后,如何完善运营管理是公租房面临的长期课题。
“以前各地公租房的管理工作,大多由当地住房保障部门承担。”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委员、二级调研员叶伟绩介绍,公租房运营管理工作包括公租房入住和退出管理,租金收缴和房屋使用管理、维修养护,还有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识别。
管理不到位会带来公租房被侵占、挪用和破坏,造成公租房资产流失、价值贬损。而随着越来越多公租房建成和交付使用,管理人员不足、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开始凸显。
这一矛盾怎么解?“相比于建设,保障房的管理维护是更重的责任,从国际趋势来看,政府通过采购服务、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更有利于保障房的长期运营。”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说。
一些地方政府先行先试购买服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早在2016年温州市就率先在里垟利祥锦园公租房小区通过招投标购买运营管理服务。”叶伟绩介绍,专业化的第三方运营管理实现了单元及入户门禁系统信息化管理、高空抛物监控管理,让居民住得更安心。
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在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等8个省(区)开展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试点工作。去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发展公租房的意见》也明确,要积极实施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
从试点到推广,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出现在专业化规范化的公租房运营管理中。
一些地区建立了保障房信息综合比对机制。申请家庭的住房状况和经济状况可通过房管、民政、税务、公安、交通等多个管理部门和多套数据系统的信息综合比对来进行核查。依靠信息化核查比对,申请家庭住房和经济状况不符合条件的检出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还有很多地方的公租房小区开通人脸识别系统,确保公租房住户安全,同时防止转租转借,确保公租房公平善用。
“购买公租房运营服务,体现了公租房发展从‘政府主体’到‘政府主导’、从建设为主到运维为主的转变。”叶伟绩表示,着眼长远、完善制度,今后公租房发展将更规范、更经济、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