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老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武侠泰斗,源于其笔下的侠客大多超脱了武林的虚名,找到了更重要的一份责任。同样地,正是因为感受到了更重要的职责,才让杭州之江能够专注聚焦,决心成为行业的“隐形冠军”。
谈及改革开放与杭州之江之间的联系,何总在感恩的同时也一再谈及身为企业家的责任:“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保持了高速增长,国内建筑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产值、建筑规模、建筑高度、建筑技术与建材科技等指数一次次地向高层次跳跃。
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抓住了建筑业发展最快的二十年,1996年从建筑幕墙、建筑门窗密封胶起步,通过20几年的专业技术深耕,成为国内建筑幕墙、建筑门窗密封胶创新解决方案的领先者。同时,随着改革开放中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经济各个领域保持持续增长,杭州之江公司在做好建筑密封胶市场的同时,通过技术和品牌的优势,把密封胶胶黏剂应用领域拓宽到工业、汽车、轨道高铁、电子电器、照明、手持终端等细分市场,为这些细分领域的客户提供密封粘接创新解决方案。
而在近20年的高速发展,包括密封胶在内,钢化玻璃、铝合金、幕墙、集成板等轻型材料的建材科技发展,是建筑业发展的基础。它们是建筑业的“看家人”;由于原材料的技术改善,水泥、钢材等强度等级、材质性能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这些建材科技和材料的研发大大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让建筑不断突破设计美学和刷新历史高度,成为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我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筑业的发展也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环保、高效、高质量”的发展会在未来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方向,而密封胶胶黏剂行业由于其独特的性能,恰恰能在这些方面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有利助推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适应未来建筑业发展的要求,也就是我们密封胶行业肩负的责任。”
“重剑无锋 大巧不工”
国家经贸委首批认定的三家硅酮结构胶生产企业,包含之江在内还有两家,随后进入这个市场的密封胶企业更如过江之鲫。那么,杭州之江又是如何在与众多“高手”的比拼中最终修得绝学,成为“隐形冠军”的呢?
对于自身“武功”的修炼,何总认为只有专注+创新,将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最实际的地方才能成功。他解释说:“把隐形冠军作为战略的企业一般的社会知名度比较低,因为所处的行业一般都比较隐蔽,不为大众所知。杭州之江公司从1996年创业开始,就一直专注于密封胶领域,通过20几年的时间不断打磨技术和品牌,以贴近客户需求为创新基础,持续为客户提供密封粘接创新解决方案。并始终坚持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低调做人、专心做事;20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做和密封胶相关的事情,不管外界有过多少机会的诱惑,我们始终坚持主业,一直秉承“百年企业”的梦想,一直坚持在同一领域,相信坚持就能成功。在“专注+创新”的实践下,杭州之江公司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引进日本、韩国及欧美的科学家不断研发适应市场的产品,通过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获得市场的认可。
第二、用最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保证产品质量口碑;来过杭州之江公司的人看过杭州之江公司的研发大楼和生产设备都会眼前一亮,因为我们会持续引进国际上最先进、最智能的设备。为什么投入巨资去引进这些设备?我的答案是我们要做“百年企业”,所以我们舍得投资,为客户负责,用最优秀的工艺和设备制造让客户放心的密封胶产品。正因为我们一切的发展都是围绕密封胶产品的品质,所以之江不会纠结于是否拥有自主研发的生产设备。我们专注与有机化学方面,对密封胶的配方方面有足够的自信。然而对于机械加工等方面,我们还是要虚心承认国外在生产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选择国外最先进智能的生产设备。
第三、匠心,不是闭门造车;杭州之江公司“专注”但不“守旧”,我们保持对行业的高度专注和热爱,但同时保持开放、创新的思维和上下游、国际同行之江保持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拥有更宽的国际化视野和更广的创新理念和思维。比如“隐形冠军”的企业定位,我们就是学习了德国学者赫尔曼-西蒙的著作后确定的。我们也一直与赫尔曼先生有长期的合作。
第四、保持组织和管理的更新,持续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我们倡导一种权威式和参与式相结合的领导风格,并注重二者之间的平衡。同时和国际知名咨询公司保持长期的战略合作,帮助之江不断的完善组织和管理,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
“武功绝学 需有修为作匹配”
拥有武功绝学的高手有很多,但少数成为了侠客,更多的却盛极而衰,金庸老先生借扫地僧之口给出的解释是“武功绝学,需有修为作匹配”。而对于企业家的何总来说,这份“修为”就是之江在市场的一再认可后,依然保持的一份平常心。
在采访中,何总一直以日本的同行信越化学株式会社为学习的目标:“信越的营业额或许不是最高的,信越的知名度也不是很高,但是在有机硅领域,每吨产品的利润率信越一直保持领先。只有在一个领域实现了专注,才能更有效地创新。”
武学易成,修为难练,何总深知在成为“隐形冠军”之后,会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之江,也会有更多的同行会开始研究之江、追赶之江。逆水行舟,无论是否隐形,想要维持冠军的地位,就唯有始终向前。对于之江未来的“修行”,何总也已经有了明确的计划:
“一、 只有专注才能成为一流
杭州之江公司地处商业氛围浓厚的江南,机会和外界诱惑也相对比较多,但之江20多年一直集中资源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断研究胶黏剂的技术深度和拓宽胶黏剂的应用边界,更多的关注客户、产品、服务组合和客户价值,做深做宽产品价值链,比如我们在汽车领域原先做挡风玻璃,后来发现汽车前端市场的零部件和后市场的维修市场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一个汽车前端、到汽车主机厂再到汽车售后市场的汽车产业链闭环,在一个市场做深了客户价值,那么其他市场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呢?这很值的我们去思考。虽然专注意味着市场相对狭小,但对于身处中国的企业和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增长,专注在一个狭小的市场仍旧可以获得持续的增长机会。
二、创造自己的独特性
杭州之江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一方面,我们在市场上通过品牌定位、市场渠道、快速服务去实现客户价值,另一方面,我们对内持续投入重金打造研发平台、设计先进的工艺系统。我们打造了国内行业内最大最全的研发大楼和研发平台,通过贴近客户的创新,通过工艺设计,把全球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为我们所用。通过我们自主的设计和软件编码控制,在设备方面获得了十几项国家专利打造中西结合的最高效率的全自动流水线系统,保证我们的产品稳定和成本优势。
三、立足国内、面向全球,既要走出去又要引进来
中国市场是一个让所有外企都非常羡慕的市场,中国的面积、人口及经济的增速都决定了这个市场的优质性。杭州之江公司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公司在创业之初就意识到要把国内市场深度的耕耘好。几年后,胶黏剂行业的全球大佬纷纷进入大陆,从上游到下游,开始深度布局中国市场,并开始本土化。作为本土企业,我们对中国市场有着更好的理解和区位优势。所以杭州之江公司一直立足国内市场,在做精做深国内市场的同时,我们觉得和全球优秀企业应该是一种“竞合”的关系。虽有竞争,但更要合作,所以我们开始走出去,向全球行业最优秀的企业学习和企业家学习交流,了解他们的发展历史、企业文化、创新机制、行业变革,通过十几年下来,杭州之江公司和众多国际同行已经形成了非常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从全球视野来做本土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也认识了很多的国际顶级专家,现在我们有来自日本、韩国等曾供职道康宁的科学家,有来自于美国、欧洲等国家的数十位技术顾问,在这个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过程中,我们开始利用全球的资源来为我所用。同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开始国际化,并符合各个地区的标准,一方面,我们跟随在座的很多优秀企业一起走出去,做全球的生意;另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我们开始在沿线国家选择开始布局,在当地设立分公司和办事处,派驻人员常驻当地,招聘当地员工,直接服务当地客户。所以在内容上,我们集中优势,做深技术和产品深度,在空间上,我们通过实施全球化去实现未来持续的增长。
四、贴近客户和持久的创新
杭州之江公司重视客户关系,我们从客户那边得到的反馈是我们改进产品和服务最直接的信息源,所以杭州之江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和客户的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同时,在创新方面也秉承贴近客户的创新,创新需要为客户提供价值是杭州之江公司创新的原则,没有价值的创新就是无用的,而有价值的创新一定是需要贴近客户,需要多了解客户的应用和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鼓励研发人员和业务人员组成多功能小组,多去市场和客户那边看看,创新的灵感和产品的差异点是从客户现场才能发现。
五、保持组织的高效和管理的精益。
没有永远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很多制造企业是创业者当年抓住了机会,凭着一腔热血和勤奋踏实的作风打造了一个优质的企业,但我们传统的管理和思维能否跟得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商业迭代,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未来组织的边界在哪里?管理新一代年轻人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在杭州之江跨越20年之后,杭州之江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于是找到组织咨询变革领域的国际公司开始合作,开启变革之路。目的只有一个,如何保持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之江公司组织内部的高效运作和激发年轻一代的第二次创业热情。而变革最难的不是方案,而是意识的统一,只有意识同频才能实现行为的共振,所以在变革过程中,我们最多的是开沟通会,大家统一意识,只有沟通到位了变革才能成功。而管理的落脚点更多的落在“重视贡献”上,鼓励员工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正确,并产生效果,把知识转化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