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来整整一年了,我和许多陌生的邻居成了朋友,很有‘家’的感觉。以前租房子,只是用来住和睡觉,现在真正在生活。”26岁的安徽芜湖青年操晨曦说的“家”是当地名为“中梦We+”的青年社区中的人才公寓。
“我住在9楼,50平方米的户型,里面冰箱、洗衣机、空调都是配好的,有独立卫生间和阳台,我和女朋友住这很方便,一个月只要800元租金。我当时买了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就入住啦。”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近日来到位于芜湖市高新区服务外包产业园采访,操晨曦带记者参观了自己温馨的“小家”。
记者看到,房间装修风格极具个性,家装摆设走文艺复古风,整体色彩活泼且明亮,还有可爱的盆栽等小物件做点缀,并不是那种空荡荡、冷冰冰的出租屋,每栋楼都有一位年轻的楼层管家随时为租户提供服务。
“之前在外地工作两年,都是和别人合租,4个人共用一个卫生间,很不方便。自己单独租费用又太高。租房要考虑居住环境、周围人群、上班距离等因素,房子租不好,很影响心情。”去年3月,操晨曦来到芜湖高新区工作时,无意间看到了“We+”青年人才公寓的招租通知,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搬了进来,最近,他又续租了一年。
据了解,该青年人才公寓项目共有1764套公寓,大专及以上学历青年可申请入住。根据青年入住需求,分为50平方米、60平方米、75平方米等户型,这是中梦集团与芜湖市高新区合作的项目,旨在推动青年就业创业,招才引才。同时政府给予符合政策的租客一定的租金减免优惠政策。
此外,该项目还将特色青年空间和文化活动贯穿整个社区,并以社区活动大厅为载体,携手团芜湖市委创建特色“青年之家”,打造真正为青年服务的高品质、个性化、有温度的人才公寓及社区。
大学时就琢磨创业的体育生
“我卖过手机、洗过马桶,有一年投资饭店,资金全打了水漂。”“We+”青年人才社区项目创始人、中梦集团董事长吴明明是位不到30岁的青年创业者,谈起自己创业以来的摸索,他感慨颇深。
吴明明在上大学之前就萌生了创业想法。“我是运动员,2007年离开安徽省射击队以后,把参加比赛得的奖金作为创业启动资金,跟朋友一起到广东做电子产品销售,小赚了一笔。”吴明明介绍,由于经验匮乏、文化知识不够,自己也吃了不少苦头,最终他选择回到芜湖。
2008年,经过认真准备,吴明明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习。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爱琢磨,喜欢在学校里四处乱逛,也爱交朋友。我发现,大学校园里其实有不少商机。”吴明明回忆,学校对大学生创业很支持,自己找到了可以施展拳脚的舞台。
2008年,吴明明找了几个合伙人,做驾校、培训机构代理商,还做起了大学生兼职中介。之后,他又筹了一笔钱,在学校开设水果店、文印店,并着手创办了与院线同步的校园影院,丰富学生的文娱生活。
那段时间,吴明明每天除了上课学习,就是找创业项目,经常与团队连夜启动头脑风暴,策划方案。
当时,父母都认为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儿子所谓的创业就是瞎胡闹,还容易被骗,经常打电话告诉吴明明不要再“不务正业”了。吴明明并没有与家人“争执”太多,只是坚持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对父母“报喜不报忧”,遇到的坎坷和挫折只字不提。
调查分析员工离职的原因,占比最高的是“居无定所”
随着校内外创业项目日趋成熟,吴明明也积累了一定资金。2015年,他在芜湖市弋江区服务外包产业园成立了中梦集团公司,业务涉及互联网科技、影视传媒、信息技术、资产投资等领域,员工人数近300人,但“烦恼”也随之而来。
“公司发展需要大量人才,但我发现,无论人事部门怎么努力,员工的离职率还是很高。公司通过调查,分析员工离职的原因,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居无定所’。”吴明明认为,刚毕业出来打拼的青年,大多数都在外地租房住,但是当时部分房源和个体房东不受约束,导致年轻人居住安全感、归宿感低,很多人会选择放弃工作、回老家发展。
“这个调查结果对我触动很大,我当时和许多企业家朋友交流,发现大家都面临招工难、留住人才难的困境。有时我们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去培养新员工,到头来‘一场空’。”吴明明下定决心,要通过创业项目,让在外打拼的青年,有个温暖的家。
通过考察和调研,吴明明发现,位于芜湖市中心的华强广场的400多套商住公寓滞销。“打造高品质、个性化的青年社区,就从这里开始!”他立刻与对方开展商业洽谈,提议通过运营青年公寓向该项目注入活力,培育销售价值点。
2015年1月,中梦集团与华强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通过“以租代购”的合作模式,中梦集团首个“We+”青年社区项目模式在华强广场落地,项目包含440套40至70平方米的精装公寓,正式开放后半年后入住率长期保持在95%左右,共计服务青年1万余人次。
随后,2016年年底,“中梦We+”芜湖高新区项目启动。当时由于前期建筑方工程未完结,整个小区“百废待兴”,随处可见泥泞的道路。
“我们团队20多个年轻人学会了刷墙、修路、种树、家具安装等一系列工作,‘变身’为一支年轻又全能的‘装修队’。”吴明明回忆,第一栋楼进行装修时,电梯尚未投入使用,大伙用肩膀将所有家具扛进了18层住宅楼里的每一个房间。
2017年,“We+”南陵县“人才之家”、“We+”新芜社区等项目先后在芜湖落地,项目将以往空置率较高的公寓打造成吸引青年入住的生活空间,并为青年提供资源共享、多元化的社区服务,房源供不应求。吴明明觉得自己的创业想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两年多来29对新人在此结缘
从“中梦We+”芜湖高新区人才社区项目建成至今,发生在青年租客之间的暖心故事常常让吴明明和团队感动不已。2018年10月,他们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婚礼请柬。
新娘小颜(化名)住在We+高新区青年人才公寓28栋,新郎小宋(化名)则住在26栋。
小颜最初来租房时刚刚失恋,心情很差,没有心思工作,也不乐意出门。28栋的管家也是一个年轻女孩,经常安慰她,劝她多参加活动交朋友。
该社区每月都会组织员工和租客参与公益活动,小颜平时热衷公益,有次她看到楼层管家发布的儿童福利院志愿活动的招募公告,就报了名。
在和孩子们做游戏的过程中,小颜认识了小宋。小宋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对小颜这个新成员一见如故,最终他们走到了一起。“感谢‘We+’让我们相遇、相爱,拥抱幸福。”小宋说。
“每次遇到租客们结婚的喜事,楼层管家都会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去恭贺。两年多来,在高新区青年人才社区里相识并走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已达到29对,还不包含我们没了解到的情况。”吴明明介绍道。
据了解,在当地团组织的指导下,该社区每隔两个月就会举办一次“We+”众创空间公开课,还定期举办主题公益活动及青年人才招聘会、青年读书分享会、国学讲坛、创业沙龙等活动,丰富青年的业余生活。青年租客还走出公寓,参加团组织开展的扫雪除冰、冬季送温暖等志愿服务。
“我们的员工基本都是90后,公寓里的青年也是90后,大家像家人一样相处。我们创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把服务青年人才放在第一位。”吴明明介绍,公司旨在打造有活力、正能量的青年朋友圈文化,进而将更多人才留在芜湖,服务城市发展。
记者了解到,从第一栋青年人才公寓投入运营开始,“We+”青年人才社区项目已经走出了芜湖,目前正在实施登陆合肥、马鞍山、银川、成都等地的计划。
“在满足青年基本住房需求的同时,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创业帮持服务,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提供综合服务平台。”吴明明介绍,公司还依托青年人才社区打造“We+”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之初的小微企业提供办公场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