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北京将“飞”入双枢纽时代。日前,民航局正式印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转场投运及“一市两场”航班时刻资源配置方案》和《北京“一市两场”转场投运期资源协调方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支撑雄安新区建设的京津冀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将在2021年和2025年分别实现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7200万人次的建设投运目标;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将实现旅客吞吐量8200万人次的工作目标。
至2021年分5个航季全部转场
《方案》显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后采取分阶段逐步转场的方式,初期仅安排少量航班运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前完成全部转场工作。也就是说,自2019年冬航季至2021年冬航季,所有需转场的航空公司将用5个航季的时间完成全部转场投运工作。其中,2019年9月30日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正式开航,东航、南航、河北航、中联航率先投入运行,同期北京南苑机场将正式关闭。此后至2021年冬春航季,航空公司将按照航季调整逐步完成全部转场投运工作。
转场过渡期间,合理控制北京两场的运行容量和时刻资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容量为1050架次/日,高峰小时容量为62架次/小时;首都机场容量为1350架次/日,高峰小时容量为70架次/小时,力争两场放行正常率达到80%以上。
东航南航将主要从新机场起飞
哪些航空公司会入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根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空公司基地建设方案规划,东航、南航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主基地航空公司。具体来看,南航、东航集团相关航空公司以及首都航、中联航转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航集团相关航空公司、海航、大新华航等公司保留在首都机场运营;中国邮政航空可两场运行;其他国内航空公司可选择任一机场运行,但不得两场运行;外国航空公司及港澳台地区航空公司可自行选择运行机场,包括两场运行。
《方案》推出市场化措施鼓励各航空公司转场投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例如,转场大于100班的国内航空公司,如在2020年夏秋航季、2020年冬春航季、2021年夏秋航季一次性转场,可分别获得40%、30%、20%的时刻配给奖励,如分阶段转场,获得的时刻配给奖励分别为35%、25%、15%。
日前,首都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人次,也成为全球第二个年旅客量突破1亿人次的机场。
2020年增加新航班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后,北京地区将出现两个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如何实现两者协同发展?
民航局表示,以航班时刻资源配置来说,《方案》统筹考虑了两场的资源配置,采取“先平移、再优化、后增量”的措施配置时刻资源:即在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之初,只平移首都机场和南苑机场的时刻;在转场投运过程中,当首都国际机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高峰小时容量分别在70架次/小时(含)和62架次/小时(含)以下时,两场可在高峰小时容量标准范围内逐步开展航班时刻结构优化调整;在2020年夏秋航季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可逐步新增航班时刻,而待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实现45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阶段性投运目标之后,或2021年冬春航季后,首都机场可集中新增航班时刻。
根据《方案》,到2021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日均航班量将达到1050架次,基本实现45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的目标;到2025年日均航班量将达到1570架次,基本实现72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的目标。与此同时,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将在2020年至2025年通过“提质增效”改造计划,实现旅客吞吐量8200万人次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