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周期性变化所诱发的“阵痛”正在逐渐投射到房

导读 十年前,地产企业里面只要是主管级别的职位,都会用到猎头;到了2013年,局势转换成经理岗位需要用到猎头;但到了去年,几乎只有总监级别以上

“十年前,地产企业里面只要是主管级别的职位,都会用到猎头;到了2013年,局势转换成经理岗位需要用到猎头;但到了去年,几乎只有总监级别以上,才会动用猎头。”从2009年开始专注于服务房地产企业,从没有哪一年如这两年一般,给聂勇钢留下这么深刻的感触。

今年上半年,聂勇钢所在的公司曾对服务中的房企进行过一轮统计,结果显示,这些房企对不同职能条线的中高端人才需求颇大。

其中,需求量最大的是项目总一职,聂勇钢接到131单,营销高管、投资高管的需求都达到90单左右,工程、运营等岗位的高管,需求量也都超过50单。

然而,仅仅半年过去,上述这些职能条线的高管需求量开始减少,“下半年以来,尤其是投资条线,需求锐减。”聂勇钢说。

与之相应的是,步入年底,高管人事动荡在房地产行业再次掀起一股热潮。12月11日,经济观察报向一名龙湖内部人士确认,因为个人原因,自2019年1月1日起,龙湖集团副总裁、养老事业部负责人胡浩将离开公司。

此前一周,履新刚满一年的宝能投资集团高级副总裁、宝能地产总裁、宝能城市发展建设集团总裁余英被曝正在办理离职手续,随后,宝能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此予以证实,并表示,余英因个人原因向公司提出了辞职申请。

在房地产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面临职业不确定性的高管,并非只有胡浩和余英。仅11月中旬短短4天,就曾有4位高管先后离职。11月12日,融信中国执行总裁吴剑确认离职;隔天,正荣地产财务总监、联席公司秘书谈铭恒辞任;11月14日,旭辉集团也宣布集团副总裁兼北京区域事业部总裁孔鹏离职;11月15日,俊发集团发布公告称因长期在异地工作,不能兼顾家庭,张海民申请辞去总裁职务。

根据中泰证券的统计,截至10月10日,虽然今年第四季度才刚刚开始,但A股上市公司已有超过8000名董事高管离任。其中,超过40%的房地产、建筑装饰上市公司,高管与董事离任人数超过去年。

“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波峰波谷转换期,这个周期内房企高管确实最不稳定。”一名TOP30房企的品牌高管说,房地产市场频繁变动的这种大形势也影响到自己。从整个地产高管群像来看,大家的工作压力都比较大。

行业下行带来的压力

房地产企业高管的离开与坚持,背后往往附带着行业周期性变化的印记。去年,规模扩张的需求激发并购合作、土地招拍挂等领域的蓬勃发展,相应的投拓类高管身价也水涨船高。

“今年整体上,房企对高管职位的集中度会更高,以资金为主的高管职位成为热门。”一名上市房企的人力资源总监告诉经济观察报。

根据同策研究院监测,今年10月,40家典型上市房企完成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共计392.65亿元,环比减少11.39%。这也是2018年以来,房企融资首次跌破400亿元大关。“缺钱”的难题,倒逼房企多方位搜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融资高管。“拥有多渠道融资能力的高管,今年特别吃香。很多房企专门从银行、基金公司里面挖角来做资金总裁。以前CFO一职分管资金和财务,今年很多房企的融资和财务高管职位都是并行的。”聂勇钢称,一家房企如果缺钱,除了融资高管之外,营销高管对现金流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因此营销条线人才依然是圈内热门。

规模化扩张的最直接反映是,每家房企在各个城市布局的项目都迅猛增加。这对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优化对庞杂项目的整体运营和管控思路,运营高管的职位也应运而生。

根据聂勇钢的介绍,目前房企空缺最大的当属运营条线。所谓运营高管,就是承担从供货到销售回款的全过程管控职能,站在一把手的角度帮助一把手思考问题。“以前这个职位名为‘城市公司常务副总’,后来龙湖首创‘运营副总’,渝派企业、闽系房企也纷纷跟上设置这个条线。”

运营、资金、营销几大高管职位供不应求的另一面,是流动性的相应增强。“高管流动频繁,主要与行业下行趋势相关。”上述TOP30房企品牌高管称,行业一旦向下,很多以前掩盖住的问题就开始显现,并反映到各个职能端口,成为高管压力增大的源头。

该TOP30房企品牌高管的切身体会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大部分创始人都是草莽出身,只认结果不看过程。一旦营销下滑、拿地暂缓,老板认为对这个职位没有太大需求,自然就会撤掉。“地产企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经历过周期性企业管理的熏陶”。

整体市场形势的不乐观投射到房企高管这个群体上,营销条线首当其冲,“营销总这个活并不好干”普遍成为今年业内的共识。上述上市房企人力资源总监透露,今年行情不太好,即使企业给到的资源和营销费用再多,也很难扭转销售情况。很多民营上市房企的营销总预计自己完不成业绩任务,与其被老板开掉,还不如自己离职。

房企的更高诉求

“我们最近在帮一位60后的高管运作,不久前刚从一家民营房企离职。”王辉(化名)是一名资深的房地产猎头,他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尴尬现实是,哪怕这位高管的背景堪称顶级,但可以匹配到相应职位的房企却兴趣索然,“企业觉得(对方)年龄太大了。”王辉告诉经济观察报。

企业对高管职能条线需求发生变化的同时,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新挑战也对高管提出更高的诉求。年龄是此轮高管人事动荡风暴中的第一个变量,愈发严苛的年龄要求正成为横亘在诸多高管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一道“壁垒”。“哪怕是高管,48岁以上几乎就没有房企愿意要了,除非干到总裁级别。”聂勇钢现在操作的总经理级别岗位,大多数都要求是80后,部分75后也可以接受,但绝对不接受1970年之前的。总监级别的岗位,几乎所有房企都要求85后。“这个行业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对抗压能力要求更高,所以企业对人才的年龄要求也正在逐步提升。”聂勇钢说。

王辉的手头还有一位80后高管,名牌大学毕业之后以校招生身份进入一家TOP10房企,短短几年迅速晋升,如今已是助理总裁级别,工作业绩表现出色。“在我们看来,这样的人才属于100分型。”聂勇钢告诉经济观察报,他们公司特意对这些地产中高端人才设置了一个打分系统,对应的参考维度分别是毕业院校、任职企业、稳定性、成长性和自我认知五方面,每项最高分值20分,总分100分。以毕业院校为例,985院校毕业的20分,211院校毕业的16分,二本院校的12分,二本以下的是0分。

聂勇钢观察到的趋势是,以往他们运作的很多高管,往往70分左右就匹配,企业愿意接纳。但今年以来,大部分房企招到的高管基本都在85分以上,学校是985院校,此前任职企业是标杆房企,工作跳动不频繁,职位晋升也比较快。

从薪酬水平分析,聂勇钢说,以前高管跳一次槽大概年薪上涨50%-80%,甚至更高。但现在正常涨幅是20%-30%,在一些人才供给大于需求的一线城市,甚至只有10%-20%的涨幅。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