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海今年的总价再次刷新。金融街以88.15亿元击败华润、龙湖、葛洲坝等企业,成功拿下“闸北区上海火车站北广场以北地块”,溢价率50.12%,楼面价27022元/平方米。
同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调查与规划院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组发布《第二季度全国105个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二季度,全国地价水平整体平稳上涨,各种用途地价增速环比呈上升趋势,同比增速继续放缓。
具体来看,二季度全国重点监测城市整体地价水平为3574元/平方米,商业服务业、住宅和工业用地价格分别为6655元/平方米、5359元/平方米和752元/平方米。
二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商业、居住、工业类城市地价增速依次为0.92%、0.94%、1.01%、0.80%,分别比上季度提高0.37、0.32、0.48、0.26个百分点。
从所有城市来看,一线城市综合、商业、居住、工业用地的地价水平、环比增速、同比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和二三线城市平均水平。
此外,二季度全国重点监测城市综合地价增速总体呈上升趋势,82个城市地价逐月上涨,较上季度增加13个。住宅地价变化趋势与综合地价变化趋势一致,整体运行呈上升趋势。有79个城市的地价环比上涨,比上一季度增加了14个。
报告显示,中央和地方对楼市去库存的支持并没有减少,新政效应已经显现。土地市场反映出部分回暖信号,但市场分化程度有所加深。
报告还指出,三季度将成为部分土地市场的转型期,整体地价趋于温和上涨。无论是供需博弈还是量价变化,城市间都会出现分化趋势,部分存量大、需求支撑不足的地区仍将面临长期风险。下一步,土地使用管理需要因地制宜地“限增消存”。对于前期供应量较大的城市,未来存量将通过限制增加的方式减少,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数量和结构的差异化要求。